文&整理/沫沫吐

网站总是不时地发布关于印度的文章,是因为迪拜的印度人真是太多了,让我忍不住想了解关于印度的方方面面。这次就来谈谈被印度视为“敏感话题”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主要存在于印度教)。是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然后形成不同种姓的部落。就像中国以前也按姓名划分为牛家村、王家村什么的,只是中国的姓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而印度的名字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简单来说,印度人光看姓名,就可以了解到各自的社会阶级。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这样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体制自然不受现代社会待见,被国际认为是种族歧视且不人道的。于是印度独立后也正式废除种姓制度,但法律的效力似乎也无法和延续三千年的传统相抗衡,种姓影响力依然渗透在印度的各个阶层,是印度挥之不去根深蒂固的“紧箍咒”。

印度的种姓繁多,但其实只有几个大等级:
第一等级:婆罗门(Brahmin) :古代主要是神职人员,地位最高;
第二等级 刹帝利(Ksatriya):古代主要是权贵和武士阶层,权利最高;
第三等级:吠舍(Vaisya):一般公民,古代从事各种农牧业及手工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Sudra):没有人生自由的仆役;

……点击READ MORE阅读全文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

种姓的高低也可以泛指是一种身份等级,高种姓人有点“贵族”的意思。但第一第二等级的人加起来仅占印度人口的9%,第三等级也只有6%,大部分印度人都属于第四等级和贱民。而社会的资源还是主要集中在少数的高种姓人中。

在此就不梳理种姓的起源发展了,直接泛谈一下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吧。

种姓制度渗透印度各个领域。大家一说出名字,等于划分出了社会阶层和界限,对待不同种姓的人甚至待人接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这种歧视在印度社会上非常常见。一般高种姓的人只愿意和高种姓的人做朋友,因此有利社会关系会更加深厚,低种姓的人则缺乏有利的社会关系,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得到社会认可,甚至永远都无法被认可。

种姓是世袭制的。印度人的祖先属于什么种姓,这个种姓就会跟着他一辈子,乃至他的子孙,烙印着整个家族。贵族终身为贵族,贱民则终身为贱民,世世代代,一直如此。所以种姓在印度也颇有忌讳,往往高种姓的人乐于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而低种姓的人耻于说出自己的姓名。

婚姻本是打破阶级、促进融合的最好工具,但印度却不然。传统上,不同种姓间的通婚也是被禁止的,印度90%的婚姻都是通过长辈相亲完成,长辈也会遵循种姓制度为子女寻找门当户对的伴侣。如果和不同种姓的人结婚,首先会遭受双方家庭的阻挠,他们将得不到亲友的祝福,甚至收到排挤,严重的还会遭受人身伤害。因此在印度要找一对跨种姓婚姻的男女,也并不太容易。

印度政府为了废除种姓制度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为了鼓励跨种姓婚姻而设立奖金,为低种姓人安排更多教育机会、工作机会及参政机会。因此现在的印度,并非低种姓的就一定是穷苦贫民,高种姓的就一定是贵族富豪,也有很多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优质生活的低种姓人,也有虽是高种姓但依旧生活艰苦的人。尤其在城市里,种姓制度已经淡化。不过虽然已经无法从经济上去判断印度人的种姓,但还有很多人会带着“种姓”的眼睛看人。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种姓高低仍然起着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印度城市里高种姓的女子现在也有同低种姓的男子通婚了,人们对职业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衡量职业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为基础,而以金钱、权力为基础。在城市里,各种姓人们之间加强了来往与交流。但在农村里,种姓制度依然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虽然种姓制度如此不公,但印度也鲜有游行暴乱,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反而是各安天命,理所当然地承受着苦难,这也是源自宗教的信念。印度教认为人有轮回,有今生前世和来世,今生所遭受的一切来自前世的因果,只有通过今生的修行盼望换得来世的善果。

由于种姓制度对于印度人也是比较敏感的,大家在迪拜也不要随便去问印度朋友种姓。当然如果是高种姓的印度人应该会迫不及待告诉你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