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只要是中国人,最强的文化自信当属 —— “中华美食”。中国人对吃的讲究,对吃的重视,对吃的专研,绝对冠绝全球,要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懂吃的民族,我觉得丝毫不为过。
事实上,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上,中华美食也绝对是头牌标兵。什么戏剧、诗辞、书画、文玩古物,很多老外都不认,但一说Chinese Food,基本都会两眼放光,太熟悉了。然而即便中国菜如今在全球都能很容易地吃到,但对比中华美食这个大宝库,老外所得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别说老外,中国人都很难识得全貌,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海报 via 豆瓣
当然咯,任何地方性美食,出了土生土长的那个地界,这”正宗”就要打一点折扣了。大部分叫得出名字的原生美味,无不是吸本地日月精华,润水土之泽,以因地适宜的手艺闯出名堂的。意大利菜就该去意大利吃、泰国菜就该去泰国吃、炸鱼和薯条,那也是英国的最好……中国菜嘛,也顺应这个道理。什么兰州牛肉面、重庆火锅、广式早茶,无论遍布多广阔的世界,当去到这些美食原生的地界,总会有所新发现。
所以在迪拜,“吃”也成为许多迪拜新人所要考虑的问题,不少国内的人会问我 —— “迪拜的食物能不能吃得惯” , “迪拜的中餐到底怎么样?” ……
这里我想说,如果倒推10年、20年,迪拜可能确实没啥太好吃的中餐,但要说现在,迪拜的中餐水平,应该不会输给国内的大部分城市。以至于我回国许久,吃了许多地方,依然还会怀念迪拜许多中餐厅的味道,我有不少后来回国的朋友,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
迪拜的中餐,怎么好了?
对比国内的大多数城市,迪拜的中餐到底怎么好?我觉得得分两方面看。一方面是迪拜中餐的进步,一方面是国内中餐的“退步”。
首先,迪拜的中餐确实一直在进步。
往前推20年,迪拜中餐还只有如中国海、潇湘馆这些老牌聚会餐厅,大家基本处于“有口中餐吃就行”的态度。
往前推10年,迪拜的中餐已经涌现出如青海湖、天山这些非常地道的地方小吃,华人的就餐选择被大大拓宽了,可以挑三拣四了。
往前推5年,迪拜的中餐已经诞生了如龙腾轩、九宫阁这种口味和颜值均在线,甚至吸引了无数老外食客的标杆型中餐厅,此时华人对中餐厅品质的要求也大大提升了……而在2020年的疫情后,菠菜大军涌入迪拜,在彻底改变迪拜华人社群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迪拜的中餐格局,在巨大的需求下,迪拜的中餐忽然开始突飞猛进,获得了急速且全面的发展,新增的中餐厅数量叹为观止,风味囊括天南海北,选址也几乎遍布整个迪拜,食材和口味更是卷到飞起,也进一步惯坏了食客的嘴巴,华人对中餐品质要求,从没像现在这样苛刻过。
比如新晋的赢记餐厅,旗下多个餐厅招揽了许多国内大师级的主厨,所出品的许多菜式甚至比国内大多数店做得都要好。
赢记的烧腊
比如迪拜中餐厅名宿龙腾轩,多年赢得多次迪拜餐厅评选大奖,也收获了中国和外国食客的双重认可,菜品精致,品味高雅,个人认为就算放到广州,也完全不输阵势。
龙腾轩的广式点心
比如龙腾轩的姊妹餐厅“川”,更是主打一个国宴菜,在出品稳定精致的同时,许多菜品甚至连国内都吃不到。
川餐厅的冷碟
比如九宫阁的火锅,撇开发源地重庆,搁在和其他城市的火锅店比较,其质量也是不俗的。
九宫阁的火锅
小吃类尤其是西北的各路清真美食,能在迪拜开的都有着很强的实力,其味道可以吊打西北以外城市的同款。比如西北印象的兰州牛肉面,那可远比国内诸多城市的盗版强多了。
西北印象的兰州牛肉面
比如国际城的湘妹子(已停业),我去湖南吃过几顿类似的,感觉并没有比之优秀多少。
湘妹子的小炒牛肉
在奶茶饮品这个领域,迪拜的中式茶饮也完全不输阵,比如Latea的奶茶,不少华人朋友喝了后说比国内许多品牌还好喝。
Latea的奶茶阵容
如今国际城的既视感,已经像一个国内十八线小县城的感觉了,各种天南地北的美食应有尽有,什么东北的烤肉炸串、潮汕的牛肉丸、海南的椰子鸡、湖北的跳跳蛙、新疆的手抓饭……等等等等,其丰富程度简直令人咋舌,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另外近期才开业没多久的DUBAI MALL的唐人街,其美食广场更是引进了许多国内的餐厅品牌,其丰富程度感觉已经和国内各大MALL的负一层差不多了,品质大多也是在线的。
DUBAI MALL唐人街的Food Court,全是中餐
还有太多太多类似的例子,都让我感到迪拜的中餐已经与国内中餐的水准持平甚至有所超越。而本地的一些中餐外卖平台的崛起,也在进一步加速了中式餐饮的发展,让迪拜华人追平了国内的生活方式。
总之,在各种卷之下,迪拜中餐的进步是在各种维度上的全面进步,而且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迭代进化的,目前迪拜的中餐厅少说有数百家了,虽说比这些美食的发源地总归要逊色一些,但总体还是维持在一个不错的平均水准。
大概的感觉就是,迪拜的粤菜恐怕没有广东的好,但比广东以外的不差。迪拜的北京烤鸭恐怕没有北京的好,但比北京以外的不差。迪拜的兰州牛肉面恐怕没有兰州的好,但比兰州以外的不差……
对比迪拜中餐的持续进步,国内的餐饮实际上是在“退步”的。这种反差在近些年变得越来越明显。
迪拜的中餐卷,国内的中餐就更卷了,为什么没有迪拜卷得那么出彩,我认为是卷的方向不同。迪拜卷的方向是风味和体验,国内卷的方向是效率和标准化。
只要回国,大家一定有所发现,现在国内的主流商区,几乎已经被各种连锁或加盟品牌所攻陷,“商业化”已经成为国内中餐的主旋律。在这种市场趋势下,餐厅不再追求极致的味道,而是追求效率化、标准化、可复制化,通过资本效应迅速规模化,再通过营销手段培育更多的消费者,打造各种爆款。
国内随处可见的美食档口
如今国内中餐的繁荣并非中华美食的繁荣,而是商业逻辑的繁荣。
纵然国内的中餐呈现百家争鸣,花样越来越繁复,服务越来越精细,但模式下出品的食物,也变得越来越没有诚意,丢掉了中餐的魂 —— 虽可量产,但千篇一律。
比如很多国内知名的大中餐品牌,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预制菜,很多名餐厅使用预制菜的比例甚至高达80%,以至于吃起来感觉都是一个味。
专注于预制菜的中餐品牌“贾国龙功夫菜”
更让人难过的是,这些“商业化”餐厅,正在大大挤压了传统中餐的生存空间,许多真正靠手艺打拼的餐厅,在这股浪潮中节节败退,有时候想吃点地道的,可能得去小巷子里摸索寻觅。再过几年,汪曾祺笔下的《老味道》,可能只能在书中品味了。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 丰子恺
曾经的“老味道”或已一去不复返
当然咯,国内也不乏很优秀的餐厅,它们要不坚守高超的烹饪工艺、就是坚守高成本的优质食材,或者就是以极致的标准化呈上十年如一日的味道。但可要知道,这些顶尖餐厅虽然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但也属于凤毛麟角。
总之一个在进步,一个在退步,这个时候,迪拜中餐的好就凸显出来了。当然咯,中国地大物博,迪拜这点小地方,不同的中餐类别单拎出来,肯定不会是国内最好的那一批,但也算是维持在一个还不错的水准了。而这些平均水准都不错的中餐类别汇聚到一起,放在国内,可以做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干不过几大一线城市和几个著名的美食之都,但应该也不输国内的大部分城市。
■
迪拜的中餐,为什么好?
之前我也写过,迪拜华人相较全球其他地方的华人,由于没有移民政策,因此与中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也更容易把中国全新的餐饮模式引入迪拜。而基于比国内更高的收入,迪拜也更容易吸引到国内的中餐从业者或大厨(何况中国人免签,出入自由)。同时在近些年中餐出海和中东热的加持下,共同呈现了如今迪拜中餐的繁盛景象。
但这里我还想提一个大家都会忽略的点 —— 体量。
国内的餐饮市场体量极大,大到即便是我认为很烂的馆子,照样有不少人吃,照样能活得好好的。而且因为海量的受众,餐厅更加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化。一个餐厅面向的是几亿人的市场,自然可以花大价钱设置中央厨房,研发各种预制菜,去全国各地最好的地段开分店,一旦爆款,回报满满。
西贝莜面村的中央厨房,迪拜人大多玩不起。
反观迪拜,哪怕算上菠菜的到来,华人估摸着只有30多万。30万是一个什么体量?国内几个居民区凑一凑,估计就有30万了,迪拜华人放在国内顶多只能算是一个社区级的体量。
这里有人可能要问,迪拜不是还有几百万的老外市场么?但恕我直言,迪拜的大多数中餐厅,真的基本只面向华人群体,而且很多中餐厅也是接不了游客和团餐的。
总之,除非有着庞大的外国受众(比如鼎泰丰),否则这个体量不足以支撑“商业化”的进行,也因此迪拜的中餐极少有大连锁,大多都是一家一家的散户或独立门店,好一点的,也就是拥有多个餐饮品牌的餐饮集团模式。
无法大规模“商业化”,使得预制菜并没有被大规模普及(当然并非说没有预制菜),迪拜的大多数中餐厅的获客逻辑依然很简单,依靠厨师的手艺和餐厅的诚意来获客,后厨能力的优劣,可以直接决定餐厅口味的优劣,从而直接决定客人的多寡、生意的好坏。
赢记餐厅为了配合其鸡蟹煲,特别采购来自清远的手工腐竹。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现实是,这区区30万华人的小市场,中产阶层和有钱人的比例很高。毕竟一般能来迪拜讨生活的,平均能力和综合素质总归要比国内人群高一点,其中不乏许多高收入群体和大老板们。虽然国内有钱人也多,但密度肯定是没有迪拜大的。
而这批有钱人对美食的要求,自然也要比国内的大多数人要高得多。所以你看,市场体量已经那么小了,目标人群的嘴巴还那么叼,这可是难倒一票餐厅老板啊。
目前迪拜的中餐厅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过去,一家味道尚可的餐厅是能在迪拜存活的,但现在,“味道尚可”仅仅只是敲门砖,餐厅如果不用心把味道和体验做到极致,可能很快会被后浪给掀翻。
迪拜的中餐厅有多卷。现在迪拜许多中餐厅都把牛肉换成了和牛,世间臻品和牛居然成了迪拜中餐厅里的“普货”了。(来自迪拜石尚火锅中餐厅)
因此即便迪拜中餐厅的菜价相比国内要贵上个1倍、2倍甚至n倍,看似利润可观,但实则也并非那么好做的。能在迪拜开起餐馆且坚挺着的,一定都有几把刷子,往往都是具备不俗的品质才能稳坐江湖。
所以呐,为什么迪拜中餐的平均水准会那么好,都是被逼出来的呀~
■
迪拜的中餐,短板在哪里?
迪拜的中餐,可谓赢在食材,也输在食材。
好的方面,这边的牛羊肉,可谓品质卓越,价格也并没有很贵,餐厅用的肉往往都是好货。另外基于较高的食品安全标准,餐厅里用的油盐酱醋和调味品,相对来说质量上也都有所保障。得益于食材,尤其是迪拜的清真菜式,烹饪出来的味道可能比国内大部分地区都要好。
但作为伊斯兰城市,迪拜90%的餐厅是无法做猪肉菜的(当然有的中餐厅会偷偷卖),这基本就抹杀了中华料理的小半壁江山了。不能用猪肉,很多菜就不得不改良,一旦改良,就会失去神韵。
比如迪拜的小笼包大多都是鸡肉馅改良的,但也不赖。(来自迪拜MOTT 32中餐厅)
另一方面,许多中华料理对特殊食材的依赖极重,很多菜缺了这一味食材,那就是不行。虽然一些干货或保鲜要求没那么高的食材可以通过物流送达,但对于一些依赖于新鲜度的食材,或难以通过海关检疫的食材或调味品,就真的没办法了。甚至还有一些冷门食材,可能连供应商都找不到。总之有些菜在迪拜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在餐厅的菜单里。
比如腌笃鲜这道江南名菜,光一个新鲜春笋,迪拜想必怎么也弄不到。
但反过来说,在食材有如此大局限的情况下,迪拜的中餐依然还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真的已经很厉害了,要感谢几代迪拜餐饮人们的努力。
食材之外,基于城市物价和各种经营成本的高昂,在迪拜吃中餐的价格也会比国内贵上很多。基本是1倍起步,有的甚至会高达2-3倍甚至N倍。再加上迪拜这些年的通货膨胀,外加菠菜大手大脚的烘托,迪拜中餐厅的菜价比过去更贵了。这种价格上的差异,以至于我刚回国那一阵,会有一种“吃饭不要钱”的挥霍感。
当然,参考迪拜整体物价和生活成本,中餐的价格其实还是挺合理的,相对来说依然是华人比较经济的选择,只是和国内对比起来,才显得贵而已,要是吃西餐或日料的话,只会更贵。
总而言之,如果有朋友即将要来迪拜生活,那么对“吃中餐”这件事是完全不用担心的,迪拜的中餐虽然不如国内这般眼花缭乱,但其综合水准也绝对不会让人失望。祝大家吃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