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主要技术路线的人工智能(AI)接连取得突破,DeepSeek、ChatGPT、Sora等应用展示多种技术可能。作为革命性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研究之中,推动人类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
早在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就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夏季研讨会上被提出,但一直未能实现真正的实用化。201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杰弗里·欣顿和他的学生基于机器学习提出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激发AI领域发展热潮,推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快速进步。
2022年前后,生成式人工智能迎来全面爆发。2022年11月,美国OpenAI公司推出ChatGPT,以更大规模的模型实现了更强的内容生成(AIGC)功能。2024年2月,OpenAI公司推出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从只能理解单一形式信息(比如文字、图片、音频等)的单模态,迈向可以同时理解多种形式信息(比如图片和文字)的多模态。与此同时,全球的AI大模型竞相超越又各有特长,形成百花竞放的局面。
2025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新模型DeepSeek—R1,凭借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潜力引发全球瞩目。这不仅是因为该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表现卓越,更为重要的是其在训练方法上实现了创新,成功降低了同类产品对算力资源的大量需求,显著降低了使用成本。得益于此,用户可将R1部署在个人本地设备,实现更为安全且个性化的服务。尤为重要的是,DeepSeek的开源模式为全球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并有可能带动全行业在未来形成以开源为主流的发展路线。
从判别到生成,从单模态到多模态,从专用到通用,是智能化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手机应用、智能音箱等智能助手,到智能网联车和智能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再到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智能体以及更多的AI原生产品和服务,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机器学习是指通过数据训练模型,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学习规律并做出预测或决策。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驱动力,机器学习通过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人类做出预测、判断和生成所需的内容,从而提升任务处理效率。
2025年将是AI走向更广和更深应用的关键之年,AI智能体(或称AI代理)可望成为今年AI发展应用的亮点。AI智能体可以说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集大成者,具备自主性、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等显著优势。它能够通过理解交办的任务、感知相应的执行环境,进而自主调用相应的智能模型功能、采取相应的行动,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交通、金融和家庭等领域。
通过AI智能体,各种AI技术将会被更方便、更广泛、更有效地应用起来,将在多个领域引发根本性变革。同时,快速发展的“科研智能”正在形成科学发展的新范式,为科技发展赋能。
可以预见,正如历史上机械动力和电气技术极大拓展了人类的体力劳动能力一样,AI正在加速拓展人类的脑力劳动能力,推动生产力实现又一次质的飞跃,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在AI先进生产力驱动的社会智能化历史进程面前,人类要把握和主导自身的命运,学会驾驭AI。各方应努力让AI行驶在促进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良俗、促进公平正义与包容和谐的轨道上,确保AI造福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浙江湖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医生在AI助手的辅助下对影像报告进行诊断确认。 伊凡/人民图片

河北石家庄市一所小学的人工智能课上,学生正在调试自己组装的智能机器人。陈其保/人民图片

2024年12月10日,江苏苏州,2024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观众和围棋机器人对弈。张从余/人民图片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