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新浪 文/张明

迪拜朱美拉海岸

发表于《彭博商业周刊》2014年5月21日,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以来,由于承担了一个主权财富基金的研究课题,笔者陆续访问了澳门、新加坡、迪拜等小型开放经济体,就这些经济体获得成功的共性与独特之处进行了一番比较,有了不少心得。在本文中,笔者想谈谈迪拜之行的感怀。

迪拜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颗明珠,是阿拉伯地区的金融中心与开放门户,也是该地区的文化旅游中心与航空港。事实上,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迪拜也一度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最后依靠兄弟酋长国阿布扎比超过1000亿美元的援助才得以摆脱危机。我至今还记得几年前《欲望都市》电影版的开场白:“迪拜已经成为过去,阿布扎比才是未来”。

然而,迪拜已经成功地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曾经作为危机源头的迪拜房地产市场,目前已经回到了危机前的高点。不但房价与租金高企,而且城市内四处可见密集的塔吊,这说明房地产投资再度活跃。与发达国家股市走势一致,迪拜股票市场目前也同样火爆异常。

世人多把阿拉伯世界的繁华归结于石油出口,有人甚至认为仅仅靠石油出口带来的经济繁荣是“荷兰病”,是无法持续的一场春梦。然而,迪拜属于一个异类。迪拜的石油资源已经开发殆尽,不像其兄弟阿布扎比目前还坐拥巨额石油储备。如果说迪拜城市的早期繁华是拜黑金所赐,那么迪拜过去一二十年以来的欣欣向荣,就不能再用石油出口收入来解释了。

那么,迪拜为何能脱颖而出呢?

首先,迪拜以全面开放之精神,成为全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并一举成为整个阿拉伯世界与全球其他地区沟通的金融枢纽,借此沉淀了大量的石油美元。众所周知,阿拉伯世界在宗教文化方面有独特信仰,社会结构相对保守。但迪拜却一反常态地采取了开放姿态。迪拜的阿拉伯妇女不必出口穿戴黒纱,迪拜的很多宾馆与餐馆都出售酒精饮料。尽管这在全球其他地方来看毫不足怪,但在阿拉伯地区已经属于相当开放。迪拜的外国人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本国人数量,这里非洲人、南亚人、华人的比例都相当高。

作为全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迪拜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且迪拜当地金融机构给出的薪酬待遇已经充分国际化,这就使得迪拜能够吸引一大批国际金融人才加盟。迪拜既发展国际化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同时也是伊斯兰金融的汇聚之地,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使得迪拜成为阿拉伯世界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完美接口。

其次,迪拜将旅游地产发展得淋漓尽致,并且把房地产行业与旅游业高度无缝地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世人一提迪拜,第一印象往往是全球最高的哈利法塔、全球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著名的填海人工岛棕榈岛等。这些都是迪拜精心打造的地标性建筑。然而,迪拜的成功之处并不止于此处,这些著名地标已经成为迪拜最热门的旅游景点,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收入与就业机会。例如,在全球最高建筑迪拜塔,坐电梯到顶层观光是如此地热门,以至于往往几天之内的门票都销售告罄。当然,如果你特别想当时就登塔的话,那么你可以花四倍的价钱买一张VIP票。又如,著名的帆船酒店不允许非住店客人进入。不过,如果你预订了价格不菲的帆船酒店内部的餐馆,那么你可以获得一次进入的机会。再如,像棕榈叶一样散布在阿拉伯海上的棕榈岛,早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知名、价格也最昂贵的私人别墅区。


总之,迪拜政府在如下思路上做得非常成功:首先,用最高最新最奇特的建筑将房地产打造为迪拜的名片;其次,利用这些人造建筑的吸引力,大力发展迪拜的旅游业与旅游地产。一旦迪拜目前正在修建的第一家海下宾馆问世,估计又会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一场新的旅游旋风,而帆船酒店已经高得离谱的房价将会再度被刷新。迪拜在这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

当然,迪拜在某些方面也并非无懈可击。从居住环境来看,迪拜夏天气温可以达到40、50度,不太适合人类居住。迪拜的空气质量也不算高,除了沙尘暴频繁,迅速膨胀的机动车数量也导致尾气污染显著上升。高企的房价与租金使得中低收入人群望而生畏,很高的收入分配差距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下降等。总之,这是一个高度繁荣、高度极化、高度耗能的人造都市。但即使从这一角度来看,迪拜的崛起也真的是中东地区的一大奇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