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灿
都说中国“套路”多,然而迪拜“套路”也不少,在海外经商,最担心的恐怕就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有心之人”套路诈骗,本来想着来赚钱的,结果钱没赚到还被骗了,不仅蒙受巨大损失,还没地儿说理去。
许多受骗之人往往本身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也没有去好好地了解本地的规章流程,或贪图捷径,或轻信他人,把自己处在高风险的境地下。
以下案例均基于阿联酋发生的真实案例,由迪拜律师助理蔡灿提供。如读者有更多关于商业诈骗的案例,可以在本文留言。
工程劳务分包诈骗案例
骗子A来阿联酋,先跟了个建筑公司学习一段时间,搞懂了阿联酋建筑行业里的基本情况,还弄到了工程分包的专业合同。然后骗子A开始逐步包装自己,比如宣称自己已经来迪拜十多年是老迪拜的,行业资深人士、手抓稀缺资源,头上有皇亲国戚云云。
骗子A对接上了国内的劳务分包公司,说阿联酋有个工程,要多少多少人,对方如果不信,随便改一份工程分包合同直接发去。反正都是一堆英文,整的蛮专业似的,国内人也看不明白,于是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合同纠纷地, 往往不能写迪拜,迪拜华人太多,信息也比较透明,容易穿帮。所以合同纠纷地一般写得比较偏远,比如写阿莱茵(AL AIN)或者阿吉曼(AJMAN), 毕竟那边他们找不到什么中国人。签合同也不用自己的名字,随便用个外国人名字,反正国内的人也不咋懂。
骗子A一上来就让劳务分包交保证金,美名其曰“签证押金”,打款用则要求他们打到国内亲戚卡上,说自己常年国外,国内自己的卡已经关了。如果一个工人收个1万迪拉姆,劳务分包派30个人过来,骗子A直接30万迪拉姆落袋。
反正现在迪拜已经是落地签了,直接以落地签入境,入境后当然不会开工,骗子A就开始拖延战术,解释这里项目拖延是正常情况,让人等着,消耗他们的时间等其落地签过期。
等劳务分包商觉得事情不对的时候,想走本地的维权程序,结果发现,去警察局或是法院,语言不通啊,自己搞不定。找律所协助,发现之前签的合同就有一大堆问题,签都签了,还能怪谁,已经回天乏术。
因为国内公司不了解阿联酋情况,也没有法务核实意识,对分包商和工人都造成了巨大损失。 建议国内公司签署阿联酋各类合同之前,先咨询阿联酋本地有资质的律所和法务人员进行审核,避免受骗风险。
贸易公司骗货诈骗案例
骗子B在阿联酋成立了一个贸易公司,先友好地与若干国内的厂家或贸易公司完成了若干笔小的交易,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前几次交易甚至可以不赚钱,略亏一点也没问题,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
在反复交易多次后,往往骗子B会突然给一个大单,往往价值几十万或几百万美金的货。因为之前已经建立了信任关系,国内厂商一般会先发货再结款。
但时间越来越久,这笔货款都没有要支付的意思,国内来人协商,骗子B就会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就是不付款。其实这事儿骗子B已经把货卖掉了,钱也入袋为安了。
国内厂商无奈报警,警察推给了法院,找到了法院,语言又不通,找律所,发现要处理这种民事案件,还要预付开庭费和律师费,还有各种手续和材料认证,时间也会托得非常漫长。总之,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这事儿打不打官司,拖不拖得起一直纠结着国内厂商,一年两年过去了,整个事件可能毫无进展。而骗子B这时或许已经买了大别墅了。
在这个案例中, 国内的厂商切记不要被“大单”冲昏头脑,要合理安排款期,最好前期还能做好多方面核实和调研,了解对方背景,防范风险。
贸易市场循环诈骗案例
这个诈骗案之所以叫循环诈骗案,并非诈骗犯都来自同一个团伙,而是这种骗术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而且基本都是大案,涉案金额都很高,2012年曾发生过上千万迪拉姆的此类案件,许多华人贸易商受骗,遭受巨大损失。
骗子C一般都是团伙作案,而且一般都是老外,一开始会拿大量资金先跟卖家做现金生意,往往会表现出财大气粗的感觉,获取卖家的敬佩,让他们以为碰到了大财主,静待卖家放下戒心。
然后骗子C会慢慢改为支票交易,延长了拿货和支付中间的空隙时间,然后利用这个空隙时间准备跑路。于是会发生比如卖家周四给了最后的货,骗子C周五就拿了货跑路了,留下一张张空头支票无法兑现。当卖家发现自己上当受骗的时候,骗子C已经在海外逍遥自在了,而对于已经出逃在境外的诈骗者,迪拜警察和法院也没有太好的办法,顶多就是把骗子C列入黑名单,但骗子C也不可能回来了。
团伙作战的骗子C,一般会利用三四个月的时间真的在市场做生意,而且做了诸多相关调查,知道哪个卖家卖什么,实力如何,甚至哪个款式型号更好卖。会让你感觉他们就是非常熟悉这个行业的专家,是真正做生意的人。基本每年就会有类似的诈骗案发生,套路都差不多,只是曾经他们每次就专门骗一种行业,现在经济遇冷,开始什么行业都骗。
这样的骗局是很难提防的,毕竟骗子C各方面都做的天衣无缝,而且真的花了时间在酝酿沉淀。只能提醒华人商人, 不要被 “大单”冲昏头脑,看人要准,见仁见智。
联合保人诈骗案例
在迪拜非自由区甚至很多海湾国家开公司都有一个保人制,这个保人必须是本地人。而且按照法律,本地人要占这个公司股份的51%。骗子D和某个阿联酋本地的保人关系甚好,于是联合保人动了一些歪脑筋。
国内有公司来迪拜开展业务,急于马上注册公司,于是就找到骗子D,骗子D推荐了自己的保人,最终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LLC)。根据当地法律,这个公司当地保人持股51%,章程(MOA)里面会写明保人分红20% 。由于这个公司刚到迪拜,并不了解迪拜的法务流程,为了急于完成公司的办理,基本都按保人建议的方式和要求走。
等公司项目开展,设备都运过来了,投入都已经开始了,保人突然发起起诉,要套现自己的股份和分红。由于公司的保人占51%的股份,国内的人在这件事上相当被动。在撕扯一段时间后,保人还主动联系环保等部门来各种检查,让公司的运作也产生问题,国内的老板在运营上碰到了很大的阻力。
最后老板终于妥协,与保人达成庭外调解,赔了保人百万美金。保人通过这个手段合法获得了大量收入,骗子D也分到了一些羹。
这样的骗局同样是不了解阿联酋的制度和规则,虽然保人制是阿联酋普遍的制度规则,但国内投资者依然可以 和保人在事前签署相关协议,让保人将管理经营权全权授权给投资者,限制保人的权力,也让投资者受到本地法律保护。当然寻找靠谱的保人在阿联酋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在海外经商,最好能了解本地的法律法规,并进行风险评估。介于许多华人可能因语言和专业能力无法具备“火眼金睛”,我认为在签署合同之前找法务公司审一下合同是有必要的一步,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和受骗的可能性。迪拜其实有许多律所都配备了华人工作人员,对于涉及金额较大的生意,多花一点法务咨询费用,相当于买了一个保险,并能有效地了解本地的法务知识和注意事项,方便今后的经营活动。而若是在受骗发生后再进行法律诉讼,在阿联酋可是一条吃力不讨好的漫漫长路啊。
最后,祝广大华商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