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2020年,上次出现这样的ABAB年号是101年前的1919,关键词是“五四运动”,而这次的关键词是“新冠病毒”

关于这一年的记忆要从农历春节说起,大年三十,一切似乎都像引燃鞭炮的那根信子,已见火花,但是没人知道这一声炮响会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轨迹。

XD坐了大年三十儿晚上的航班从迪拜赶回TS过年,我到北京机场接机,看到她带着N95口罩从边检出来,告诉她武汉封城的消息,回来的路上停在服务区拿出老妈给包的饺子,边吃边看烟火,似乎一切都是很新奇的经历,完全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年才是真正的新奇。


一、离家

这个春节,是我们出国后休息最长,陪家人最久的一次,因为,单位通知暂停返岗,而国内也限制出行了。口罩时刻佩戴,进屋全面消杀,家门持证出入,一天数十次的洗手,远离聚集和喧闹……

新的一年,新的习惯就这样被迫开始养成。

转眼一个月过去,国内强力防控,国外疫情尚未凸显,经济建设暂停的后果不是任何执政政府和企业能承受的,单位权衡再三后,通知开始返岗复工。青春期经历过“非典”的我们,以为曙光在既,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这次错了。

2月29日,XD返阿,而我在两周后启程,因上班族出入TS需报批和隔离,71岁的老父亲决定亲自驾车送我去首都机场,临走,问我何时回来,我想了想,下个月。

这一走,开启了我出境最长的一次经历。3月13日抵阿,3月25日阿联酋宣布封国断航,是的,我在最后的时间窗口,闯了进来,而此时,可与第三次世界大战匹敌的世界疫情,也全面爆发。

在阿的九个月里,一切从不适到习惯,从震惊到漠然,逐渐明白从而立到不惑之年的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在这场战争中很多不幸的人相比,我们应该感恩和知足。

在阿的九个月里,看到了使领馆和侨团商会组织华人联防联控,互帮互助;看到了阿联酋旅游业的持续萎靡和快递外卖业的高速发展;看到了经济停滞后各国失业人员的百态人生;看到了口罩和机票的囤积居奇,真假难辨。

但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国人对于那条回家路的执着与艰辛。


二、同情与羡慕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对于家庭观念有着远胜于其他民族的执着,能平安顺利的回家也成了每一个国人和他的亲人最基本的需求。然而,疫情来了,一切都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那条回家的路。

3月底伴随着断航的消息,阿联酋的夏天也如期而至,只不过这个夏天,华人们除了面对酷热的天气,还有被打乱节奏的生活。阿联酋3月底开始封城宵禁,我们也开始大批采购囤积食品和饮用水,锻炼自己的厨艺,适应新的社会常态。作为常年生活在迪拜,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对各种社会资源相对了解,同时也习惯宅在家上网的人,有吃有喝有网的日子似乎没那么难熬。然而,也正是通过网络,看到了生活和滞留在迪拜的三十万华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幸运……

有游客滞留迪拜,身无分文露宿街头的;

有至亲去世,无法回国尽孝,远程视频守灵的;

有失去工作,签证被取消,却无法离境,面临需按天缴纳罚款的;

有学业结束,需要尽早回国以应届生身份签下工作的……

每次参加使领馆和侨胞的视频会议,除了外交工作人员的部署指挥和政策宣贯,侨胞的建言献策和慈善援助,最让人关注的就是留言区里一个个在讲述自己和他人经历的同胞,留言区里写满了疫情之下华人的喜怒哀乐,其中刷屏最多的就是“回家”,请祖国带他们回家。

会议中,有人暴怒激动的问现实为什么与《战狼》差那么多,有人痛哭不止的说真的撑不下去了,有人慷慨仗义的表示愿意对困难同胞施以援手,有人顾全大局的提出为国坚守,共克时艰。我想,更多的人此时应该会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隐在屏幕的背后,眼巴巴等待父母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日子就在这样的等待和煎熬中飞快流逝,随着国内防控效果逐步显现,有更多资源可以满足全球华人回国的要求,“包机”出现了

最早的包机是使领馆组织的撤侨包机,保障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没有监护人陪同的小留学生,生活没有收入来源的游客等老弱病残孕群体先撤。有限的飞机座位与庞大的需求群体相比,杯水车薪。每一个申请上飞机的人,都有着足够的理由,只是一个时代的危机下,一个人的故事太过渺小。从撤侨航班开始到后来商业航班开通,共约4-5架次撤侨航班带着千余同胞最先回家,他们应是滞留同胞中最困难的,也是最让人羡慕的。

后来的“包机”是由各大企业或侨团商会与航空公司协调,报国内外交、民航、卫生部门批准后执飞的。HUAWEI、浙江商会等实力雄厚企业或团体展示出了优秀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组织撤退人员提前两周进入租下的酒店隔离,期间两次核酸,确保每一个上飞机的人员都万无一失。企业和团体的凝聚力,员工和成员的幸福感在这时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情与羡慕过后,留下的人,生活总要继续。有旅游滞留者开始找工作的,有失业导游开始转送外卖的,有善良房东提供自己的别墅给同胞免费居住,有超市、餐厅老板每天免费发放盒饭,大家都在撑,撑到飞机来接大家回家的那天。


三、走还是不走

7月23日,国航复航;

7月25日,阿联酋航空复航;

7月27日,阿提哈德航空复航。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断航四个月后,中阿之间的商业航班终于恢复了。三条航线的复航终于让每天无数次被问“为什么其他国家的侨民可以回自己的国家,我们不可以?”的工作人员可以舒了一口气。

华人圈欢腾了,可以回家了。每个人都以为生活马上要回归到原本的轨迹,因为那时大家都还没有太理解“五个一”和“熔断”含义。

“五个一”,是指民航总局要求的一家航空公司,一个国家,一条航线,一周一班。

“熔断”,是指航空公司同一航线航班,入境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达到5个的,暂停该公司该航线运行1周;达到10个的,暂停该公司该航线运行4周。“熔断”的航班量不得调整用于其他航线。“熔断”期结束后,航空公司方可恢复每周1班航班计划。

具体到阿联酋的情况,就是3家航空公司每周一架次航班,每架次约300人。不考虑熔断发生,不考虑他国来阿转机回国人员,即使仅对于积压已久的30万在阿华人,每周不足一千人的运输能力,显然少了。

供需不平衡,市场的调节作用这个时候显示了它的威力,票价飞涨。抢机票就是在拼财力,拼手速,见到机票没有考虑价格的时间,只要信用卡还有额度,只要出发日期不需要等待太久,不管是黄牛加价,还是严格的退改条款,这时都不是问题。

民航商业史上极其特殊的一幕开始了,原本中阿之间往返商务舱20000人民币左右,经济舱5000人民币左右,但彼时能在官网抢到1个月内的20000人民币左右的单程经济舱已实属幸运,30000-40000的黄牛价格属于“交个朋友”。票代们的朋友圈广告已从原来的“折扣高,价格低”变成了“刚刷到一个座位,秒出,靠谱,不考虑的价格的速发护照”……

除了土豪和商旅报销人士,已经被滞留期间高昂的生活开支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同胞们,必须在“走还是不走”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不走,不知何时票价能回归常态,国内有要紧的事在等着,在阿每一天的生活支出已捉襟见肘……

走,对,还是要走,机票贵点,可以忍。

做出这个决定后,也就注定了接下来的艰辛路程。


四、过五关

既然做出了决定,有了目标,接下来就是勇往直前,过五关。

/// 机票关

机票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决定购买,付款,出票就可以了。

有的需要提前预约购票,预约完后看到自己的序号已经是1000+了;

有的刷了很久的机票,终于刷到一张,操作付款时却被告知“您所购买的机票已售完”;

有的被无良黄牛和虚假信息骗走机票钱;

有的购买完机票,等到快要登机的时候,被告知航班限客,座位被航空公司取消了……

总之,千金散尽,一票难求。

/// 熔断关

拿到货真价贵的机票,就意味着可以回家了?No

拿到确定了出发日期机票后,需要每天关注这个航班执飞的情况,有没有发现确诊病例?发现几个?熔断没有?熔断多久?中阿之间三个航次,很不幸,均被熔断过,有熔断一周的,有四周的。这时的机票,更像彩票。

当已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告诉亲人们等我回家的时候,一条熔断信息对人的打击是致命的。

多少人夜不能寐的在群里争论前趟航班确诊人数,熔断何时开始;

多少人航班被熔断后,需要重新购票,却发现下一趟能买到的航班已是两个月后;

多少人用最后的积蓄购买的航班被熔断后,准备转机或换其他航线,但退票款却迟迟不能到账;

多少人原计划来阿转机回国,下半程被熔断后,拿着上半程机票不知所措。

熔断,有时候断了的不仅仅是航班,还有那些精疲力尽的归国同胞心中最后的那根支柱。

/// 绿码关

有了机票,中了彩票,航班正常执飞,等于可以登机?No

有一个叫绿码的小程序,官方名字是“防疫健康码国际版”二维码,是由驻各国使领馆负责核发,主要对于登机人个人情况,核酸报告,血清抗体报告进行检查和审核。如果审核不通过,则二维码不能变绿,航空公司会拒绝登机。这是为了保护乘机人和机组人员安全,严防境外输入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绿码的获取前提是需要在飞机起飞前48小时内在使领馆指定机构完成血清和核酸检测,将检测报告上传小程序,使领馆将根据个人情况和报告情况签发绿码。

对于国有企业等公派人员和家属,则有更高的要求,原则上不建议疫情期间回国,如确有需要,要求提前14天进行血清和核酸检测,双检阴性满足要求,报企业总部和使领馆批准备案后,隔离十四天,登机前48小时再次进行双检,均为阴性后,核发绿码。

阿联酋的检测机构检测速度和效率偏低,一般只能承诺在48小时内出报告,而且指定检测机构数量有限,侨胞们为了满足48小时内的要求,又保证在登机前拿到报告上传使领馆,获批绿码,就必须需要在登机的前两天的那个清晨完成检测。为此,侨胞们一般早晨6点就到检测机构开始排队,以便尽早拿到检测报告。后来检测机构专门为华人开辟了一条双检通道,即使这样,往往也需要5-6个小时的排队时间。

虽然绝大部分侨胞在完成检测后,都能在登机前拿到报告,但是那种登机时间临近,报告迟迟没有出来,担心失去这宝贵的登机机会,对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绿码关对于大多数人只要不辞辛苦,调整好心态,至少还是可以在掌握的范围内。但也有个别情况,因为某些政策层面不明确的原因,令人唏嘘。例如,某疫苗接种者,因为接种疫苗后阶段性的产生血清igM抗体升高,检测报告igM阳性,核酸阴性,虽然是因为注射疫苗导致的临时性反应,但仍不满足获得绿码的条件,无法登机。又如,某新冠康复者,已康复大半年,核酸和igM双阴,但因对于此群体没有明确的对待政策,导致他们仍无法获得绿码,只能继续滞留,不知归期。

一句“我绿了”,从来没有让人如此兴奋和激动,对于那些即将可以登机回国的同胞,“绿”就意味着春天快来了,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 登机关

当一切就绪,回家的飞机静静地候在停机坪上,回家的人们早早来到机场排起长队,即使有防护镜和面罩的阻隔,也能感受到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喜悦。

中国人是自律的。与飞往其他国家的航线相比,飞往中国的登机前审查要严格很多。打印登机牌前,机场人员会仔细检查查核酸和血清报告的姓名、检测时间、结果,验证绿码和黑码等。因为检查速度慢,排队时间长,机场专门开辟了一个区域给飞往中国的旅客排队。没有人因等候时间太久而烦躁抱怨,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等待。没有人因飞往其他国家的旅客可以快速值机而感到不公,因为他们只想回到自己的国家。

中国人是有责任感的。相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机场,一个登机口前,如果排队的是一队整齐划一,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旅客,这一定是通往中国的航班。在机场看到的大部分中国人都会身穿防护服,头带防护面罩,即使这些防护设备的价格并不便宜,即使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穿戴并不舒适,可是为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更对国内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负责,他们愿意承受。

愿意承受,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登机,每次登机都会有令人叹息的意外。看到过出国务工人员因不熟悉外语,没有仔细检查检测报告,姓名拼音被打错了一个字母,而被拒绝登机,机场抱头痛哭的;看到过没买到机票,但仍然做好了一切检测和报告,在柜台前陪着笑脸坚守到深夜,希望能够候补到一张机票的;看到过因被无良或无知票代告知可以登机,但因实际并不满足最新的政策要求,被拒绝登机后现场发飙的。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此时又多了一句:“乡愁是一张薄薄的登机牌,我在里头,回家的飞机在外头”。

机场里,航司工作人员无奈解释:我们也没有办法,这是政府的要求,一旦因通融旅客导致航班熔断,对于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航司损失太过惨重。

机场里,印巴保安和当地军警对因各种原因被拒登机而高喊“我们要回家”的华人进行秩序维护时,他们不明白,一直温文尔雅,谦逊有加的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愤怒。

机场里,各国的旅客穿梭而行,他们看到这一幕时,投来不解甚至轻视的眼神,不解为何回到自己的国家如此之难,轻视如此之难的国人为何没有人施以援手。

顺利登机的同胞是幸福的,可是每一趟回国的飞机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丢下几个不能成行的同胞,他们的绝望和失望又该向谁诉说?

/// 隔离关

从飞机起飞的那一刻起,之前所有的付出与辛苦都变成了一种叫做幸福的感觉。当飞机落地的那一刻起,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我们到家了。

走出飞机,看到全副防护的边防和防疫人员在地面接应,内心是亲切的。每一名回家的同胞都在积极的配合安检防疫工作,鼻咽拭子,采血,申报个人情况,扫码,集中乘坐大巴,到指点酒店集体隔离,每一步都有条不紊,每一个人都不愿背负“祖国建设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的罪名,都希望共同守护祖国这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集中隔离的14天,虽然无法自由的行动让人略感无奈,虽然酒店食宿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但是能真切的感受到医护和酒店服务人员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回家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集中隔离的日子里,虽然失去自由,但是心有希望,能确定14天过后,一场艰辛的回国之旅即将结束。

14天中,也许会被告知同机发现确诊病例,作为密切接触者需要加强隔离。也许因为注射疫苗,导致igG抗体阳性,而被送往医院,按照疑似病例处理。也许因气候变化,偶感风寒,发热咳嗽,需要被重点监护或延长观察。

如果有幸,14天的隔离期顺利通过,这场可能持续了数月的回家路,在闯过五关后,终于来到了终点,而这,也是幸福的起点。


五、 写在最后

在回国的飞机上,有一件意外的不幸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在我后排的一位中年男性同胞因突发疾病,在飞机飞行时不幸离世。刚登机时,空乘人员已经发现他身体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询问是否需要下飞机先接受治疗,他一直在咬牙坚持,回答空乘没有问题,只是困了,可以乘机。在离飞机降落还有三个小时的时候,空乘人员发现他在座位上没了气息,立即广播询问同机是否有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救治,遗憾的是没有得到反馈。飞机降落在机场时,地面急救人员和警察上机进行救治和调查,但已无力回天。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这位同胞在明显已经感觉到身体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还要坚持乘机。也许是回国的机票太过珍贵,也许是登机的过程太过艰辛,也许是对家中的亲人太过思念,太多种可能,让他拿命去拼一条回家的路。多么希望当时他能心疼些自己,先下机治疗,多么希望当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同机,能帮他转危为安。只是现实不是电视剧,最终的结局还是悲剧。

我也在想,如果疫情没有发生,如果回家的路没有这么艰难,如果我们的政策再有温度一点,如果我们的援助更加及时一点,一条鲜活的生命也许就不会就此消逝

疫情之下,有太多的不幸和意外,然而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海外游子不是洪水猛兽,他们只是一群在外漂泊,太久没有回家的人。他们深知国内防疫成果来之不易,更不愿把危险和伤害带回给自己的亲人,他们希望的只是那条回家的路再平坦一些,那扇回家的门再敞开一点。

写下上述文字的时候,我正在上海的酒店隔离。作为一名曾经的宣传工作者,我深知上述文字可能在某些方面尚存偏激;作为一名有幸回到祖国的游子,我深感祖国的温暖和伟大。一路走来,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仅希望通过记录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唤起国人对海外游子的理解,争取政策对滞留同胞的帮助。

2020即将过去,人类也终将战胜病毒,祝愿每一位滞留在外的同胞早日回家,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2020.12.6
于上海

本文转自公众号:悠悠游世界

46 Replies to “用命在回家的中国人 — 2020疫情下海外华人的回家路”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