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阿联酋的迪拜、阿布达比皆已跃升为充满现代感的国际都会,阿联酋政府也利用石油收入大幅改善其公民的生活品质,但一些阿拉伯人的传统文化却依然延续至今,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型态与价值观,比如“婚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阿联酋的外籍人士约占其总人口数的80%,剩下20%的本地人。虽然本地人在职场及各类社交场合上都能与外国人往来与接触,甚至发展成异国恋情,但依然有部分阿联酋本地人为了维系传统文化、追寻共同宗教信仰,抑或因传统的原生家庭的施压,而偏向与同为阿联酋公民的异性结婚。

一般而言,阿联酋男性在开始就业后,就会被家族催着成家,女性则是满18岁时,无论有没有意愿继续升学,都会因遵循父母的意愿,或者已婚同辈的压力,当然或许也有对于婚姻的向往,而开始物色适合的结婚伴侣。 

每个到了适婚年纪却还单身的人,逢年过节时,总会被大家催婚,这点倒是与我们华人文化如出一辙,只是以阿联酋人的标准而言,他们的适婚年龄来得更早一些。


先订婚,再约会

因风俗使然,阿联酋人有挑选配偶的权利,却没有“约会”的文化,想与心仪的异性交往,一切都必须在双方订婚后才被允许。

例如有个阿联酋本地男生在职场上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他必须询问女方家的地址,以及她父亲的电话,与对方父亲协商好见面的日期后,男方会和自己的父亲、兄弟甚至邀请堂表兄弟一同前往女方家赴约。本地女性则为被动那一方,就算有欣赏的男性对象,但在对方上门谈婚事前,女生都无法主动谈论婚嫁事宜。

阿联酋人结婚是名副其实的“两个家族的事”,通过这样的仪式,其目的正是为了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另外也要谈论聘礼的金额等等。如果在这几个小时的会面里,双方家庭皆满意彼此所开出的条件,那么这门亲事就算是正式定下来了,大家会开始张罗婚礼,已订婚的准新人们也才会被准许单独外出进行诸如看电影这样的约会。


相亲,形同两个家族的联谊 

如果本地成年男性到了一定的年纪,却还是只身一人,男方的亲戚们就会热情地说服其与适合的女性相亲,相亲的仪式一般在女方或第三方人士家举行,两方同样会动员整个家族的人到场。 

特别的是,男女双方会被邀请到另一个空间独处半小时,两人利用这段时间聊天,尔后回到客厅,告诉大家他们喜不喜欢对方。如果双方都给出肯定的答复,这对佳人就能藉此机会当场订婚,如果这门亲事谈不成,大家就会把今天当成一场普通的聚会,好聚好散。 


婚后继续求学:她不需要学历或考核,证明自我价值

高中毕业就结婚的阿联酋人不在少数,我有位住在阿布达比的好友A即是其中一例。刚完成高中学业的她,就嫁给了由亲戚介绍的先生,婚后她也顺利申请上了某间大学的地球科学系,继续求学。

她说阿联酋女性大多偏向早婚,因为有政府提供的国民津贴,生活上的花费也有夫家的支持,所以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她才能很放心地在婚后追求学历与事业。即使她现在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在打理完家里的琐事后,她依然能无后顾之忧地继续求学。

听完A的这一番话,想起身边的外籍朋友常常以轻蔑的口气,嘲笑阿联酋女性没有生产力,但对于A而言,她的成就即是来自于照顾好丈夫与小孩,她自身的价值,无需由毕业证书或公司的考评来衡量。


男方结婚“花销很大”:政府祭出“结婚基金”

话虽如此,但并非所有阿联酋男性都像A的丈夫一样,有能力支持整个家庭的开销,特别是想娶阿联酋本地女性为妻的,除了婚礼的所有花费外,还要支付女方家开出的聘金,一般大约是5万迪拉姆(约10万人民币不到)。有趣的是,聘金男方还能“分期付款”,但头期款至少须先支付两万迪拉姆。

阿联酋政府也意识到男性娶妻的庞大金钱压力,故祭出“结婚基金(Marriage Fund)”来鼓励本地人通婚。结婚基金是在1992年时由当时的国家领导人Sheikh Zayed bin Sultan Al Nahyan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本地人的人口,以应对外来人口的增长。

初期这项补助只针对收入较低的公民,发展至今,只要符合以下条件,每对结婚的新人都能得到政府6至10万迪拉姆的结婚基金,申请条件也比较宽松↓

一、双方必须均为阿联酋公民;
二丶男性须满 21 岁;女生须满 18 岁;
三丶男方必须是第一次结婚,鳏夫或第一任妻子无法生育者,同样也能接受补助;


阿联酋乃至整个海湾区的阿拉伯人,他们仍是少数保有“婚前不约会”文化的族群,在外人眼中看来的确很不可思议,也难免会对这样的婚姻有所质疑。可是,人与人的关系本来就能以不同的形式维持,有些人可以跟另一半不结婚却在一起一辈子,有些人只用短短几小时,就知道自己找到对的人。

不管两个人是以何种方式相识相知、进而相惜相爱,都是爱情的诸多样貌之一。我们也都因为爱而有着类似的烦恼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