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迪拜的误解:大多数企业与石油相关

本文转载自 新华网

新华网迪拜6月7日电 “奢华都市”“购物天堂”“海湾明珠”……迪拜拥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头衔和称号。这个面积相当于4个香港的酋长国,凭借七星级帆船酒店、世界最高塔、最大人工岛、最大购物中心等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奇,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年仅中国游客就逾20万人次。
但据记者观察,许多游客和初到迪拜者在对这座城市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误解,较为普遍者有以下几种:

误解一:迪拜石油富足,大多数企业与石油相关。
其实,迪拜石油储量在阿联酋和海湾地区的比重微不足道,石油收入不到迪拜经济总量的3%。
上世纪三十年代始,迪拜人赖以生存的采珍珠业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下遭受重创,经济濒临崩溃,迪拜发现了石油,绝地重生。眼光敏锐的迪拜领导人利用石油收入抓紧兴建了一批学校、医院、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为迪拜初步打造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商业和生活环境。
如今的迪拜,发展的关键词早已不是“黑金”,而是“经济多元化”。贸易、金融、旅游、酒店餐饮等非石油产业已成为迪拜经济发展的支柱。从斥巨资建设的世界最大人工岛以及中东规模最大的迪拜金融中心,到依靠两架租赁飞机起家的阿联酋航空公司以及建成后将成世界最大的马克图姆机场,无不体现出迪拜人发展多元经济的良苦用心。
但也许正是出于石油储量相对少和对石油枯竭的担心,迪拜历任领导人都更为紧迫地思考攸关他们长远生存的问题,在不断突破中寻找推动迪拜发展的永恒力量。正如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所言:“假如我们是羚羊,停下脚步就会被狮子吃掉。假如我们是狮子,停下脚步就会饿死。”

……点击READ MORE阅读全文

误解二:迪拜到处都是阿拉伯人,不懂阿拉伯语在迪拜寸步难行。
初来迪拜者会惊奇地发现,从商场购物、办理银行账户、餐厅就餐到会见企业高级经理、大学教授或者媒体记者,你可能会接触到来自五大洲的人士,却见不到一位穿长袍、戴头巾的迪拜人。
统计显示,迪拜约200万常住人口中,八成以上为外来人口,且来自世界各地约200个民族。大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已在迪拜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城市卫生、绿化、建筑、招待、家政服务甚至警察系统,均可吸收外国员工。在这一类似“联合国”的环境中,英语自然成为普遍使用的语言——尽管阿拉伯语是迪拜官方语言。
诚然,迪拜的政治事务和关键行业企业都由阿拉伯人掌控,但外国人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绝不可忽视。迪拜的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等,均按国际规则行事,特别是注重借鉴欧美比较成熟的标准和规则。
人口构成多元化带来的是文化多元化。为照顾各方人士的不同生活方式,迪拜在指定区域建有教堂,超市中允许在一定区域销售非穆斯林食品。每逢圣诞节,迪拜大型购物中心还特意摆放圣诞树。春节前后,为庆祝中国年,迪拜帆船酒店还特意把外观灯光设计成“龙”的形状。
当然,外国人在享受生活自由便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当地文化。如果在公共场合做出有悖阿拉伯传统习俗的不当行为,很可能会被当地人告上法庭。

误解三:迪拜是品牌打折的天下,且只有高端品牌才能在迪拜立足。
迪拜的“免税”政策的确使一些奢侈品的售价低于其他地区,再加上每年冬夏两季举行的大型购物节,“折中折”的优惠让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满载而归。但对所有商品都带着低价预期来迪拜购物,可能会大失所望。
由于迪拜本地人收入水平较高,每户家庭月均收入可达1.5万美元,高端消费能力使得大部分商品价格的定价高于国外。
因此,尽管坐拥面积达50个足球场的迪拜购物中心,当地许多消费者仍热衷于“海淘”——在境外网站上选购商品,再通过国际物流送到自己手中。
迪拜也并非仅是高端品牌的世界。与迪拜本地人相比,在此生活工作的外国人收入水平则低得多,每户月均收入约为5500美元。尤其是缺少技能的外籍劳工,为了把微薄的收入汇回国内养家糊口,他们宁愿忍受工时长、工资低、住宿拥挤等艰苦条件。正因如此,贴近中等收入者的宜家、家乐福等在迪拜经营得有声有色,而一些质次价低的产品,在此同样有市场。

误解四:传统思想禁锢了迪拜妇女,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低。
时至今日,迪拜本地妇女在公共场合仍然身穿黑袍,一些人甚至保持蒙面传统,但人们决不可将此理解为女性受压抑、地位低。实际上,迪拜女性正从家庭中走出来,在当地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阿联酋妇女在政府各部门公职人员中占66%,其中30%属于高层和决策层,其余分布在技术、医药、海关和警察等各个部门。在阿联酋高等教育体系中。阿联酋的女商人有1.3万,她们拥有2万多家公司。银行员工中有37.5%为女性。
扎伊德大学社会学专家瑞玛·萨班说,受传统习俗影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参与度微乎其微,在职场也不太被接受。而如今,大部分女性渴望走向社会,她们中很多人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学位后,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和能力大大增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